首页> 扶贫:不一样的生命力量

名称:

扶贫:不一样的生命力量

票数:

7

作者:

邓年丰

单位:

沅陵县财政局
作品简介

扶贫:不一样的生命力量

沅陵县财政局  张远文  邓年丰

      小枫溪,是一个村庄的名字,很美,容易让人联想到诗和远方。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很美的村庄,却很穷。小枫溪村位处蓝溪的源头,沅陵最高峰圣人山的山脚下,是凉水井镇最偏远,自然条件相对落后的一个自然村。月,正是春华的季节,一个面色黝黑、瘦瘦高高的人,正风风火火,满头大汗地扛着一包玉米种子,走在前往天湖池组的路上,他要把这些种子,以及一些种养殖技术资料一一送到贫困户的手中。这个人,就是沅陵县财政局驻小枫溪村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胡明发同志。

     漫漫扶贫路,殷殷为民情。从建整扶贫到精准扶贫,胡明发在这条扶贫路上,已经走过了整整二十年。六都坪、楠竹、冉家、蓝溪口、白洋坪、马鞍铺、张家佬、湖田冲、张家坪、小枫溪,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从一处炊烟到另一处炊烟,从小胡到老胡,从一头黑发到两鬓苍苍,二十年,一粒种子足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一些力量足可以让改变自然而然发生。

2000年,胡明发自告奋勇担当起局里建整扶贫的重任,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当年父亲逃难到沅陵,吃了上顿没下顿,我是吃百家饭,喝百家奶长大的,人心都是肉长的,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机会,我想为我的衣食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这样,他从机关下到乡村,田间地头是他最大的办公室,鸡鸣狗吠是他最爱听的乡音,百姓的家长里短他最乐意倾听,乡亲的忧愁困苦他最忧心如焚。在楠竹村修象鼻山水库,成立山水休闲服务有限公司,稻花香里鱼欢鸭叫,老百姓增收致富眉开眼笑,胡明发却足足瘦了一大圈,每次回家都会得到妻子心疼不已的一顿数落。在白洋坪村,建高标准的千亩茶叶基地,修通至樟树坪长达三公里的村级公路,他几乎天天泡在工地,每次回家,都成了地地道道的“民工”。在冉家,修复唐家园两千余米的水渠、八十余米长的渭溪拦水坝与大端溪坝,不小心崴伤了脚,成了人间摇晃的“胡瘸子”。在小枫溪村,2017年3月至8月,3.5公里村主干道拓宽通畅,4.2公里天湖池组公路通达,2.7公里黄炉池组公路硬化,全村175户人畜饮水安全工程,村综合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全部建成完工,胡明发成了与家人聚少离多,顾村难顾家的人。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在乡村,入户摸底、建档立卡、调节邻里矛盾纠纷、打扫卫生清运垃圾……哪里活多里就有他的身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有事找胡队”,差不多成为村里人的口头禅,无论大事小鸡毛蒜皮,他都会认真对待并耐心解决。

2017年7月31日,对于胡明发来说,是个无比沉痛的日子,这一天,年迈的父亲因病悄然离世,弥留之际,仍在轻唤他“兔儿,兔儿“的名。而此时的胡明发,却还在小枫溪走村串户。因为繁忙,没能陪父亲走完生命之路中最后的一程,这成为他心中永远的遗憾,永远的痛。但他并没有后悔,在忠与孝之间,他选择了对扶贫事业的大忠,对所有乡亲脱贫致富的大孝。当晚,胡明发匆匆赶回,在父亲的灵前泪如雨下,长跪不起,可是,考虑到第二天村里要迎接扶贫工作半年督查,他将父亲的后事简单安排妥当后,又默默地返回了村里。

路转峰回出荷塘,半山枫叶背残阳。扶贫无小事,事事总关情。一桩桩,一件件,所有的所有,都是一腔浓浓的情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正因了这份信仰,这份执着,这份坚定,这份力量,单位扶贫工作先后6次被评为先进,他自己15次并评为先进个人,并2次荣立等功,受到各级嘉奖与表彰。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追求,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凝心脱贫,不使一人掉队;聚力致富,不让一户落后。胡明发,用整整二十年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的战斗中,他用脑解读政策,发展因地制宜的致富产业;他用心关爱民,凝聚脱贫致富的强大力量;他用脚丈量土地,开拓通往富裕的康庄大道。

把满腔的热血和赤诚献给了贫困群众,用爱心和责任诠释了扶贫攻坚别样的力量。心里有农民,才能看到真贫困脚下有方寸,方能屹立天地间。“第一书记”对胡明发而言,是职位更是职责;脱贫攻坚对他而言,是成长也是战场。这是一份写满坚守和奋斗的答卷,因为它满浸了心血和汗水;这是一曲友爱和谐的乐章,因为它连通了党和群众的心房;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担当,因为它承载着百姓太多的信任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