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扶贫让我多了三门“亲戚”票数:
0作者:
阳光球单位:
湖南省安仁县财政局
对我来说,“扶贫”一开始只是一项工作,我起初也只是拿它当成我的工作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出水才见两脚泥”,而我扶贫工作的“两脚泥”,是从我的帮扶工作才真正开始的。
2017年8月份,第一次踏进牌楼乡月池村月一组小志芳的家里,虽然早有思想准备,我还是被眼前的一切深深地震撼了。
一栋只有一层外表看起来还不错的红砖房,老旧斑驳的门窗,绿漆剥落,锈迹斑斑,仅剩几块破裂的玻璃,房外屋内都没有粉刷,临时拉着蜘蛛网一样的老旧电线,吊着一个孤零零5瓦的灰蒙蒙白炽灯泡,床头的简易开关还是坏掉的。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俱,更谈不上电器了。一个厅屋两间住房,天花板漏雨印痕长满了青苔,地下滴出明显的凹洞,一股刺鼻的蜂窝煤气味夹杂着霉臭味充斥着整个房间。
小志芳姓周,她是个孤儿,当时才是一个不到15岁的小姑娘,辍学在家,和毫无血缘关系的继父谢腊荣生活在一起。老谢不是安仁本地人,户口在茶陵县,所以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老一小就靠种着一亩水稻,还有小志芳600元/月的孤儿救助度日,没有任何其他经济收入来源,种田还要靠天吃饭,连买肥料农药的钱都没有,一年到头也难得吃上一顿肉。
小姑娘起初看到我有些腼腆,目光躲闪,老谢只会憨憨地傻笑,二人对我的突然到来有些措手不及。在同行的村干部的解说下,总算明白了我的来意,但明显带着将信将疑的戒备神色。
望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女儿小不了几岁的小姑娘,我不禁内心一揪。她正处于花一样的年纪,本该坐在学校里就读的,可以预见,如果没有这次结对帮扶,小姑娘将再无学习的机会。
我征求了小志芳的意见,小志芳很懂事,她说想学点技术,赶快挣钱养家。于是我马上就联系了县就业服务局,为小志芳争取了一个“两后生”全免培训名额,不但免除12500元/年的学杂生活费,还享受3000元/年的雨露计划补助。
我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为其争取了2万元危房修缮加固资金,用水泥粉刷了正面外墙,把所有门窗全部更换成铝合金的,并装上了不锈钢防盗网,还给小志芳家房顶安装了金属顶蓬,既能防雨又能隔热;我还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将门口的晒禾坪硬化,把有安全隐患的老化电线路全部进行了改造。
2018年暑假期间,小志芳去广东进厂务工,挣回了6000元钱,她高高兴兴地向我这个“谭叔叔”报喜。我打心眼里为她高兴,我高兴的不只是6000元钱,我为小姑娘能够自食其力而高兴。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活生生“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实例。
2019年我们开展了送化肥上门活动,老谢从我手中接过化肥,笑得合不拢嘴。粮食可是农民的命根子,老谢告诉我,他今年种了水稻油菜各2亩,这下吃米吃油都不用愁了。
年前探望小志芳一家,和她一块品尝我们带去的饼干,这种叫“曲奇”的饼干,有的小孩都吃腻味了,甚至都不愿意吃了。可是小志芳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块,轻轻咬上一口,也许对她来说,这是从未吃过的最美味的饼干了。四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也许在小志芳以后的人生中,和“谭叔叔”一块吃饼干的温馨一幕,将永远伴随她的一生。
牌楼乡月池村月二组的周华家也是我的帮扶对象。他们家离村委会就几步路远,3人进档,周华因患脑溢血,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必须定期检查,经常服药,说话都说不清楚,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
我利用我以前当过卫计委主任的“便利”,联系了牌楼乡卫生院的院长,院长亲自上门为周华做了检查,并为其办理了特殊门诊卡,从而解决了他长期看门诊服药的难题。
2018年周华妻子外出务工,挣了一万多元钱,加上种植水稻、油菜,这个面临崩溃边缘的家庭,重新看到了希望。
周华身体恢复不错,简单说话交流已没有了障碍,每次看到我来,都会紧紧拉住我的手,能够清晰说出我的名字。
我的结对帮扶对象,还有牌楼乡月池村山下组的周梅娥一家。她们家也是3人进档,周梅娥是个寡妇,家中缺少劳动力,属于低保户。她们家是一栋一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子,预制板屋面漏水严重,座落在山脚下,甚至连一条进出的路都没有。
2017年,我了解情况以后,当即为其争取了1万元房屋维修加固资金,屋面安装了金属顶蓬,解决了屋面漏水问题。我想办法筹集资金为其硬化了门前晒禾坪和护堤水圳,并拉通硬化了到户道路。如今车子可以直达她家门口,运输出行都大大方便了许多。
2018年周梅娥一家通过种植水稻油菜,外出务工,以及土地流转等收入,加上低保补助,也顺利实现了脱贫。
不管工作再忙,我坚持每月走访两次,哪怕利用双休节假日也要走访到位,唠唠家常,嘘寒问暖,询问近况,解决难题。全村所有贫困户和在家的非贫困户我全部都走访了一遍,我还通过开展财政局机关党支部主题党日和扶贫夜话等活动,冬天送棉被送米送油,联络关系加深感情,大家也打心眼里接受了我们这群“编外村民”。
“亲戚”就是“走”出来的,走的次数多了,彼此就慢慢活络了,以前不愿对你说的话也就说出来了。从小志芳口中的“谭叔叔”,老谢、周华结结巴巴的“谭局长”,到梅娥大姐亲切的笑容,我渐渐成了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成了他们依赖信任的亲人。我也始终把他们的冷暖放在心上,当成自家亲戚走动。
在他们眼里我是局长,是“财神爷”,说实话,平时工作很繁忙,看望他们的时间并不多。财政局联系帮扶的村也不止是一个月池村,作为财政局长,我还要站在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高度去考虑问题,不能厚此薄彼。老百姓是纯朴的,我有时看到他们无比信任的眼光,心里就愧疚,我恨自己能力有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农村有句老话叫“雨落到田里,总会有个印子”,人心换人心,只要你是真心去帮助他们,他们心里有一本账,跟明镜似的,因为扶贫,我和三个素不相识的家庭,结下了“亲戚”,他们成了我最牵挂的亲人。
近两年的帮扶,让我明白了,“扶贫”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扶贫要用心去帮扶,我帮扶的三家虽然都已经脱贫了,作为他们的帮扶责任人,我做了一些微不足道、力所能及的小事,但对这三个普通家庭来说,却是天大的事儿。
他们是幸运的,碰上了千千万万像我这样的扶贫人,赶上了党中央的扶贫好政策,“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总书记的话犹在耳畔,我们的“亲戚”还将继续“走”下去,扶贫的脚步还将继续砥砺前行……
(作者谭诗华系原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