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谱写财政文明新篇章票数:
2792作者:
冯琳单位:
慈利县财政局慈利县财政局是全县主管财政经济工作的行政职能单位,内设29个股(室)副科级局,管辖26个乡镇财政所,全局现有干部职工276人,其中局机关133人,财政所143人。年创财政收入15亿元,管理财政支出60亿元。2016年局党组决定在原市级文明单位基础上实现再提质再升级,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多管齐下出硬招,以创文明单位为抓手,有力推进财政工作再升标准、再上台阶、再创辉煌。经过努力,全局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财政工作步入了高速高质量发展的良性轨道,书写了财政文明的新篇章,为建设大美慈利提供了坚强保障,一举成为全国、全省、全县财政工作的先进典型,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慈利财政《多管齐下出硬招 文明创建显实效》的作法被湖南省财政厅《新理财》向全省推介。
明确创建目标 努力达到“三美”
文明是最美的风景,文明的内涵是思想道德和生产力都高度发达。慈利县财政局把创建文明单位的目标定为达到“三美”:一是加强文明道德建设,塑造财政人的心灵美;二是加强文明队伍建设,追求财政人的形象美;三是加强单位硬件建设,优化财政机关环境美。为实现“三美”目标,打造文明单位,创建财政文化,塑造财政干部特有的精气神,即倡导他们自己的“财政精神”,用财政精神文化支撑文明单位创建,提出的l 6字“财政精神”是:忠诚服务,严谨理财,务实创新,公正廉洁。忠诚服务就是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财政人的本份就是为国理财、为民服务,在服务上讲政治、讲政策、讲发展、讲科学、讲率献、讲公平、讲节约;严谨理财是财政人应该具备的严谨品格和作风,做到阳光理财,依法理财,勤勉理财,廉洁理财,讲求生财有道,聚财有度,理财有方,用财有效;务实创新是财政人的特质和既自然既社会的凝结,也是财政人干事业的品质要素,在数字的海洋里继承弘扬兢兢业业、苦干实干、甘守淡泊、默默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公正廉洁是财政人的职业操守和起码道德要求,清正廉洁,公正理财,做一个有骨气的财政人,确保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两个安全”。他们响亮提出的“财政精神”得到省财政厅和财政部的高度肯定,省财政厅《新理则》、《中国财政》、《中国财经报》都采用推介了他们的财政精神。
激发创建主体 聚集力量“四合”
把创建工作与主体做到“四个有机结合”:一是把创建文明单位与强化领导明确职责有机结合起来。全局成立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3名副局长为副组长,党组成员、各股室副科级局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局办公室主任兼任创建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将创建文明单位的各项指标任务细化分解到相关股室和副科级局,并签订创建文明单位责任书,构建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职能股室重点抓,全局上下共同抓的创建机制,形成了人人参与、齐抓共建的创建格局,确保了创建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规范运作。同时,局机关还将创建经费列入单位财政预算,加大文明建设投入,从而使全局创建文明单位工作真正做到了“五个到位”:领导到位,认识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举措到位,使创建文明单位活动达到了入人心、见言行的效果。
二是把创建文明单位与提高财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财政干部培训机制,规定每年三、六、九月为财政干部学习培圳月,对广大财政干部分期分批分业务内容进行培训,每期培圳时间不少于5天。加强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理论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加强财经法律法规学习,不断提高财政干部依法理财能力;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业务素质;加强文明道德培圳教育,聘请原全国人大代表向平华进行《道德讲堂》讲座,讲授“仁义礼智信”道德“五常”和文明礼仪,教育全局财政干部大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明确局机关人员应遵守的72字文明道德规范,即自觉遵纪守法,保持单位安定;仪容端庄得体,语言行为文明;尊师敬老爱幼,团结友爱互助;待客礼貌热情,服务优质诚信;讲究公共卫生,绿化美化环境;崇尚科学文化,争做文明市民。通过创建学习型财政机关,强化财政干部全方位的培训学习,在全局形成了“人人讲学习,个个重知识”的浓厚学习氛围,使财政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大幅度地提高。目前全局276名财政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的达到95%,本科文化的达到58%,有29人具备会计师中级职称,118人具备助理会计师职称。
三是把创建文明单位与转变干部作风有机结合起来。将创建工作自觉融进“两学一做”实践活动中,对照标准照镜子、找差距、抓整改、修身律已,致力“五树立五弘扬五解决”:牢固树立和大力弘扬心系群众、优质服务的作风,切实解决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牢固树立和大力弘扬创先争优、奋发有为的作风,切实解决责任心不强、工作标准不高的问题;牢固树立和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务实高效的作风,切实解决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问题;牢固树立和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切实解决以权谋私、铺张浪费的问题;牢固树立和大力弘扬顾全大局、令行禁止的作风,切实解决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的问题。全局上下大力弘扬新风正令,坚决抵制歪风斜气,明确规定“八个绝不容许和必须做到”:绝不容许法律法规法纪在我这里走样,必须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绝不容许财经制度在我这里变通,必须做到公道正派坚持原则;绝不容许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县委七项规定在我这里违反,必须做到对违反者从重不从轻处罚;绝不容许领导决定在我这里受阻,必须做到团结一致、政令畅通;绝不容许各种事故在我这里发生,必须做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绝不容许上级交办的工作在我这里拖延,必须做到雷厉风行、务实高效;绝不容许服务对象在我这里冷落,必须做到谦虚诚恳、热情周到;绝不容许单位形象在我这里损害,必须做到创先争优、形象完美。
四是把创建文明单位与争创省级文明县城有机结合起来。争创省级文明卫生县城,是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县财政局紧扣全县工作大局,精心部署,统筹安排,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程,建立了财政干部岗位责任制度、慈利县财政局权力运行机制、慈利县财政局工作准则、慈利县财政局内部控制制度、财政干部文明规范办公制度、财政工作首问责任制度、财政工作限时和预约办结制度、财政干部廉洁自律制度、财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文明单位机关卫生保洁制度、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奖罚制度等28项规章制度,安排投入一定资金专门用于文明单位创建,在房屋陈旧场地有限的情况下采用盆花盆树盆景绿化美化亮化机关环境。用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打造为民务实、清廉一流机关,以实际行动支持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把财政局机关作为一个大家庭,每个财政干部看作这个家庭的成员,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这个家庭,像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一样维护这个家庭形象,像搞好个人卫生一样时时擦亮财政这块金字招牌,把文明永恒地镌刻在财政文化的殿堂上,烙印在每位财政干部的心中。以小单位文明的形成促文明大县城创建。为配合文明创建工作顺利开展,他们还设立了宣传橱窗、板报,建立了图书阅览室,专门创办了《省级文明单位创建简报》,鼓励大家利用这些平台宣传推介全局创建文明单位的作法和经验。通过大抓宣传,该局有100多篇创建文明质量上乘的新闻、消息、言论、通讯、调查报告、征文被多家中央省市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采用,展现了他们创建文明单位的风采,被省财政厅评为全省财政宣传先进单位。
丰富创建形式 齐心夺优“五争”
创建文明单位,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注重实效。他们在文明创建中不应付、真心干、不突击、平时建,把创建文明单位与创优争先有机整合在一起,在全局广泛设立“三比三看三严三零”机制,努力塑造良好形象打造文明单位。一是比服务,看谁态度更好,做到严教严管,服务零投诉,开展服务大评议,使干部职工心系群众,服务服务,改善工作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二是比业务,看谁工作一流,做到严学严练,工作零差错,开展业务大竞赛,培育行业能手,树立业务标兵,使干部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工作快速高效;三是比自律,看谁更加清廉,做到严防严惩,贪腐零案发,开展警示大教育,严防死堵,重惩重罚,使干部警钟长鸣、洁身自好、干净做事、清廉做人。按照创“一流队伍、一流素质、一流工作、一流业绩、一流服务”要求,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形成了“我为财政添光彩,我为财政争贡献”良好竞赛氛围,使创建文明工作出了特色、出了亮点、出了水平、出了成效。该局连年被县委县政府考评为全县双文明建设一档先进单位。主要体现在“五争”:
争创一流业绩。突出“带好队,理好财,服好务”的财政工作主题,狠抓财政工作争创一流,使全局各项业务工作存张家界市名列前茅,许多工作在全省斩获先进,特别是农业综合开发完全面向农民、情系农民、优质服务农民,取得显著成效,深受全县人民称赞,被省财政厅评为全省土地治理项目“优质工程样板开发县”,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获省财政厅通报表彰,获得重奖,并被评为“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乡镇财政改革村级财务管理,用村账乡代管破解乡村财务管理难题,效果显著,被省财政厅树立为全省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先进典型,连续4年斩获“全省乡村财政财务管理先进单位”,省市财政多次在慈利召开村级财务管理现场会和经验交流会,该局多次在全省乡镇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主编出版《慈利乡镇财政管理工作批南》书本,成为全省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标杆,慈利村账乡代管的作法经验还被《张家界日报》、《新理财》、《湖南财政》、《中国财经报》、《中国财政》、《财政工作研究与实践》等报刊杂志丛书登载向全市全省全国推广,先后有湖南、湖北、河北等全国各地89个市县财政部门前往慈利学习考察“村账乡代管”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财政监督检查成效突出,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先进单位”;非税征管也取得可喜成绩,被评为“全省非税收入征管工作先进单位”;预算改革,国库、行政、综合管理等成效明显,被评为“全省财政综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2018年慈利财政收入突破15亿元,增长14.9%,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局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该局以工作优异的成绩和辉煌的成果共斩获优秀县管领导班子、财源建设、综合治税、招商引资、绩效评价、美丽乡村建设等13个先进单位大奖,创全县各单位获奖之最,夺历史之冠,成为全县最大的赢家。
争创文明股室。全局有声有色地开展了以“比学习、比工作、比干劲、比团结、比风格、比奉献、比业绩、比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争创文明股室活动。副科级支付局l0名同志工作严格把关,服务热情规范,深得社会好评,被评为全县文明服务窗口;投资评审中心9名工作人员刚直不阿、公正理财,年评审投资500余项金额11亿元,审减资金1.4亿元,占l3%,每年为国家节约上亿元财政资金,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被评为文明股室,还被评为全省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先进单位;国库股5名同志全为女性,被称为理财“娘子军”,她们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妥善调度财政资金,使全县财政收支分别突破15亿元和60亿元大关,为全县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她们强化财政管理,当好财政管家,使国库资金监管“全覆盖”、“零失控”,守住了财政监督的“第一道防线”,其工作业绩连年在全市第一、在全省先进,其优秀事迹被省财政厅《新理财》、《湖南会计报》等媒体向全省推介,荣膺省级“巾帼文明岗”。该局还将文明创建拓宽到乡镇财政所,按照组织机构、业务工作、内部管理、队伍建设、基础设施标准化“五化”标准要求创建省级标准化星级财政所,已有杨柳铺、二坊坪、零阳镇等25个乡镇财政所被评为省级标准化财政所,有杨柳铺、二坊坪、高峰等13个财政所被评为全省先进财政所。
争创业务标兵。全局通过经常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促进全体财政干部努力学业务、钻业务、精业务,争当业务尖子,从而涌现了一大批业务标兵,有组织收入能手、管理支出高手,被评为省市“巾帼文明岗”的理财女秀、业务标兵;有扎根乡镇30年、30年坚守、30年奉献,一心一意服务广大农村农民,业务精湛、贡献很大的优秀财政所长,他们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被省财政厅和财政部《中国财政》推介;有财政监督卫士、对财政违规违纪具备“火眼金睛”、为捍卫国家财政资金作出了突出贡献的监督高手,他们的先进事迹也被省财政厅《新闻中心》和财政部《财政监督》等媒体刊载。
争创道德模范。通过开办“道德讲堂”,开展道德教育,明确文明道德规范,人人行善积德、个个乐施好善,都讲仁义礼智信,提振精气神,聚集正能量,使全局干部职工不断提高了道德修养。他们结合道德教育和财政工作与金钱打交道的实际,特别注重节约型、廉政型财政建设,开展了廉以养德为重点的争创道德模范活动。首先,向榜样学习,搞好正面引导。组织观看《焦裕禄》、《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影片,去韶山、雷锋、刘少奇纪念馆参观学习,用榜样的力量感召、拉动,用共产党的修养和高尚情操引导大家自省、自励、自律,真正明白“良田万顷,日食不过三餐,广厦千间,夜卧不过三尺”的道理,正确看待个人得失,讲道德,重操守,守规矩,淡名利;其次,用警示教育,进行反面敲打。组织局机关干部前往津市监狱实地开展警示教育,让经济罪犯“现身说话”,用反面教材来触动财政干部的灵魂,接受心灵和精神的洗礼,增强财政干部的法纪观念和廉政意识,大家围绕《怎样做一名合格的财政干部》展开讨论,写心得、谈体会,注意慎初、慎独、慎微、慎欲,从而使大家特别稳得住神,管得住行,守得住根,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做到了一身正气,拒腐不沾,确保了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两个安全”。评出了懂礼讲德、爱岗敬业、清正廉洁、乐于奉献的道德模范10名,为全局树立了道德标杆。
争创美好家庭。把文明创建向家庭拓展,扩大创建文明单位的内涵和外延,开展“最美家庭”创建活动,以提高家庭成员的法制观念、道德水准为重点,以增强家庭成员遵纪守法、明礼诚信、文明和谐为着力点,开展家庭美德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关心全系统退休老干部生活,实行分股室和专人定期慰问,关爱家庭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激励全局干部职工家庭成员积极支持和谐财政建设,在财政系统形成了一种健康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家庭和睦的风气。评选出了l0个美好家庭;同时利用元旦、三·八、五·一、七·一、八·一、十·一节假日以股室或以家庭为单位经常举办篮球、乒乓球、羽毛球、门球、摄影、登山比赛、文艺表演活动,丰富全局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括,陶冶情操,增强集体荣誉感;还将创建文明活动向乡村延伸,在社会上广泛树立财政干部的文明形象。深入乡镇村组开展扶贫、帮困、助学、送温暖、献血、献爱心活动,实行党员干部帮扶结对,局机关每一名干部都结对帮扶2个贫困户,用实际行动扶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问题。深入到阳和乡、通津铺镇5个村进行精准扶贫帮扶献爱心,为杨家坪村29名贫困学生解决上学困难;积极支持乡镇全面奔小康建文明新村,想办法筹措资金先后向零阳镇垭井村、溪口镇渡坦村、通津铺镇市场河村投资152.5万元、480万元和200万元,用于精准脱贫和新农村建设,实施了村部建设、道路硬化、水利修建、农网改造、产业开发等项目,解决了村民出行、饮水、用电、上学等实际困难,有效改善了这3个村的面貌,增强了发展后劲;与慈利县爱心人士联合设立县城第一面“爱心墙”,广泛招募志愿者,促进城乡文明共建,扩大了文明影响。
文明是最美的追求,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作为省级文明单位的慈利财政人务实创新积极进取,谱写了财政文明的新篇章,使慈利财政开出了灿烂的文明之花,结出了累累的文明硕果,成为溇澧大地一颗耀眼的明珠,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