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痴心财政梦 无怨无悔情

名称:

痴心财政梦 无怨无悔情

票数:

1456

作者:

冯琳

单位:

慈利县财政局
作品简介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支柱和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实现祖国富强、中华复兴的伟大梦想,离不开千万财政人的艰辛努力和埋头苦干。在今年7月湖南慈利召开的全县财政干部大会上,一位乡镇财政所长的典型发言,引起了大会300多人强烈地反响,大家都被他很不一样的“家”、从不改变的“心”、永不怨悔的“情”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就是在乡镇财政工作30年、担任乡镇财政所长22年的湖南慈利县高峰乡财政所所长黄兴志。财政部《中国财政》、湖南省财政厅、《湖南会计报》等媒体也向全省财政战线报道了他的动人事迹。是什么能如此感人!让人震撼为之催人泪下?原来——

一、他很不一样的“家”。黄兴志于1962年出生在湖南慈利南山坪乡白马村,于1984年9月全国乡镇财政所组建成立时参加工作。他现在全家5口人,上有80多岁身体不好的老父亲,至今居住在离县城100多里交通极为不便的大山深处白马村。母亲于2008年74岁时去世,爱人无工作,下有一双儿女,儿子在大学读书。他与大家不一样的“家”也是他最大的不幸:女儿今年22岁,从1岁开始患严重疾病导致瘫痪,一直不能行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大人料理,他妻子现在就是女儿的全职“保姆”,全天候照顾,一天都离不开。长期以来,他既要供儿子上学,又要为女儿求医问药,还要瞻养老人,特别是瘫痪在床不能自理的女儿,使他在经济上、精力上、精神上承担着沉重的负担,尤其是精神上的压力,几乎快要把他拖垮。常言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而他女儿带给他的不只是旦夕的病祸,她已“祸兮”他20多年并将长期“祸兮”下去。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作为父亲他只能默默承受……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每每在夜深人静之时他常为自己苦命的女儿落下辛酸的泪水……也只能幻想求助上苍降临奇迹保佑自己的女儿康复!既然命运安排了他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为男人,自己也只有敢于承担,生活告诉他要坚韧沉着、不折不挠,不能被苦难压倒。他说人类广大,单元是家,社会宏大,细胞是家,家和万事兴,家兴国才兴。他一生面对两个家,并要当好这两个家,一个是他自己出生的家,那是他心灵所在,全家的依靠,他永远不离不弃,他的家有别人意想不到的不幸,但他不怨天尤人,而是象山一样坚挺,用责任与担当,经营好自己的家。一个是他财政所之家,那是他工作的地方,服务群众的平台,自己是一名财政干部,更是一名中共党员、财政所长、一个单位的班长,更不能因家庭而影响工作。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他把照料女儿的重任完全交给了妻子,让她专门护理女儿。他从未因家庭情况特殊而影响工作,从没有因家庭情况特殊请过几天假,而是科学摆正两个家的关系。他“狠心”舍小家为大家,并坚持做到以所为家,把财政所当作“家”一样来经营管理,把同事当作亲人一样关心爱护,把群众当作父母和兄弟姐妹一样为之服务,把工作当作自己奉献人生实现价值的舞台。他所里有位干部的妻子患重病要在外地住院动手术,需要2个月时间,而那时所里工作紧张,那位干部正为请假发愁,黄兴志便主动承担那位干部的工作,让他请假安心陪妻子住院治疗,使那位干部非常感动。他说他要特别感谢他的妻子,她完完全全为了他的工作,一心一意专门照料女儿,是她的理解与支持帮助了他,是她的无私替他为女儿尽了父爱。她默默无闻为他承担了许多许多,为他奉献了许多许多,他很内疚,但他更为自己有这样一位美好的妻子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二、他从不改变的“心”。他参加财政工作先后任南山坪乡财政所预算总会计,岩泊渡区财会站预算总会计、税收专干、副站长、站长,岩泊渡镇政府副镇长,溪口镇、高峰乡财政所长,也曾于2000年3月到6月调至县财政局机关工作。从1984年至今算来已有30余年了,30余年的工作,他其中还被选为乡镇政府行政领导,到现在他只所以长期坚持在乡镇财政战线,是因为他心系财政,对财政有一颗永不改变的心。他说:“自己最初的梦想就是当好一名乡镇财政干部,最直接为生养我的最基层的农民群众服务,我不会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最初的梦想让他把权力看轻,把名利看淡,让他在纷繁的世界不随波逐流,而对财政情有独钟。人生结交在始终,莫为沉升中路分,无论财政困难与否,他对财政的热情始终如一,痴心且“固执”,无怨也无悔!1995年全县撤区并乡时,领导安排、群众选举他担任岩泊渡镇副镇长,但他始终割舍不了自己的一份财政情结,干了3年他就放弃在行政部门被提拔重用的机会,向县领导请求继续担任财政所长。因为他早已许下心愿:这一生热爱财政,只想把乡镇财政工作干好干出成效。在经管财政所这个“大家”时,他科学盘算,掌握理财的主动性,注重处理“三个关系”,即增收与节支的关系,轻重与缓急的关系,算大账与抓小事的关系,为乡党委政府出谋划策,大力发展拳头产品,积极培植特色财源,高峰乡年种植烤烟8000亩,创税收500万元,是全县乃至张家界市种烟面积最大产烟最多的乡,使烤烟成为了高峰富民兴乡活财政的拳头财源,高峰也因此成为湘西远近闻名富裕的财政乡;他精细管理,讲求理财的效益性,做到按政策抠得紧,按制度管得紧,按纪律查得紧,努力追求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他勤政廉洁,确保理财的安全性,作为财政所长,他牢固树立“职务就是担子,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教育全所干部要稳得住神,管得住行,守得住根;真正明白“良田万顷,日食不过三餐,广厦千间,夜卧不过三尺”的道理,不为浮化物欲所左右,做到阳光理财,依法理财,勤勉理财,廉洁理财,从各方面堵塞财政资金管理漏洞,防范廉政风险和干部风险,他所经管的财政所30余年从没有出现任何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从而保证了乡镇财政干部和资金“两个安全”。他常说,财政人员常与金钱打交道,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岗位,更要实实在在在社会上树立完美的形象,要时刻追求“忠诚服务、严谨理财、求实创新、公正廉洁”的财政精神,尽职尽责,竭力奉献。他时刻牢记“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开拓,按照省财政厅组织机构标准化、岗位设置标准化、办公条件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五个标准化”的要求,努力创建省级标准化财政所,把乡镇财政所打造成为群众优质服务一流的团队,一流的窗口。在工作中主动转变作风,努力实现由“过得去”向“过得硬”转变;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实现由“被动落实”向“主动服务”转变。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强化财政资金监管方面积极履职尽责,严格把关守口;在强化乡镇财政职能上切实做到了财政监管范围“全覆盖”,健全财政管理制度化,财政监管方式“精细化”,财政监管效果“零失控”。使乡镇七站八所财务全部进入了财政所管理的“笼子”,实现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财经秩序井然。他带领全所6名同志每年为高峰乡25个村、228个组、1.6万人发放30多项惠农补贴资金1200万元,让每项惠农补贴资金都能及时准确无误地送到广大农民手中,没有出现任何违规违纪问题,干部群众都非常满意。他积极改革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不断拓宽乡镇财政监督管理职能,大力加强乡村资金监管,做到国家财政资金流向哪里,财政所就跟踪监管到哪里,对村级财务实行“村账乡代管”模式,财政所每年管理村级收入1500万元,支出1200万元,做到了规范有序,彻底改变了以往村级帐目不清、财务混乱的局面,使广大村民对村账由原来的怀疑和担心变为了现在的彻底放心,创造了湖南省村级财务科学管理的突出典型,有全国各地许多财政部门前去学习取经。乡镇财政特别是财会工作需要老实人、办老实事,他就是老实人,一直办老实事,在乡镇财政工作中从不大手大脚,是全县各单位勤俭节约勤俭理财的典范。平常他从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一包烟、一餐饭管理做起,精打细算,做到能简则简,勤俭办一切事情,从不铺张浪费,每年的公务费从不超标,并有结余。以实际行动当好了全乡的“财政管家”,让县财政局、乡党委政府和全乡人民非常放心。他从不给领导出难题,施压力,他认为财政所作为财政局的派出机构,要时刻站在全局的高度为上级财政领导和基层群众着想,要时刻为上级领导和基层群众排忧解难而不是适得其反,他也从未因家庭特殊情况向组织上提要求,讲困难,谈条件,而是不折不扣地维护大局服从工作。他所在的单位每年财政工作任务都完成出色,被评为先进:在南山坪担任财政预算总会计时,是全县财政预算会计的业务骨干,荣获全县财政预算会计标兵称号,连年被评为全县财政预算会计先进个人;在岩泊渡、溪口镇财政所任所长时,两个所都被湖南省财政厅评为省级文明财政所;他参加工作以来连年被评为全县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还荣立个人二等功三次。特别是通过狠抓省级标准化财政所创建,他带领的高峰乡财政所呈现出为民服务更加优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业务基础更加扎实、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工作效能全面提升五大亮点,被评为湖南省标准化财政所和全省先进财政所。他说这些就是领导和同志们对他工作的肯定,更是他热爱财政的最好回报。

三、他永不怨悔的“情”。他的情况与大家的确有所不同,1995年33岁的他就因为在基层工作成绩突出群众信任被选为岩泊渡镇副镇长,但至今还在乡镇任财政所长岗位已达20多年,这并不是领导不提拔他,而是他主动要求继续担任财政所长,因为从事财政工作是他最初的梦想,多年乡镇财政工作与基层农民群众心与心的交汇,激发了他务实为民的情怀,他从中享受着基层财政工作的快乐与幸福,从而愿意用一生去守候!因此,他对财政工作充满着无限的热爱之情,能为自己心系热爱的财政事业奉献他无怨无悔!2000年3月县财政局党组研究让他进县财政局机关纪检组工作。上班3个月后他又回到了乡镇财政所,因为当时全县很多工作人员都想进县城财政局机关工作,财政局领导的压力很大,于是他主动提出重新下到财政所工作,财政局领导同意又派他担任溪口镇财政所长。他说这样做并不是想体现自己有多高尚,他也不认为象别人说的犯“傻”——自己调进县城财政局机关了还主动请缨下乡,他只是想用自己的行动为财政局领导排忧解难。他说财政干部就要少一点攀比,多一点知足,知足就会常乐。他常讲自己出身在农村,始终不会忘记“农民情结”。现在广大农村还有很多贫困的人需要帮助,需要尽快脱贫致富,全民奔小康建设正如火如荼,这也是他最初参加工作时的梦想,能当一名乡镇财政干部而且担任财政所长,代表中国最基层的财政人直接为中国最基层的农民群众服务,让财政惠及民生,让广大农民群众尽快富裕起来,已非常荣欣。加上多年来他已对乡镇财政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他而言,局机关与财政所并没有什么两样,只要情系财政,到哪里工作都是一样。因此他能长达30年安心在基层,扎根在基层,奉献在基层。有了对财政事业的诚挚感情就会转化为对工作的极大热情。他选择忠诚,用行动诠释责任,对他来讲,加班加点,已不值得一提,熬更守夜,更是家常便饭,他将财政枯燥乏味的数字演变成了愉快和充实的音符,能在艰苦的岗位上演绎精彩的人生。他对乡镇财政的执着追求,长相坚守,为全县财政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所管理的岩泊渡、溪口、高峰等财政所惠农补贴发放、财政预算管理、财政资金监管、村账乡代管、队伍建设、支持乡镇奔小康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连年在全县乡镇财政综合考评中以高分进入一档被评为先进财政所,他把高峰乡财政所队伍打造成了一支政治过硬、作风顽强、业务精通、纪律严明、形象完美的财政精兵,被树为湖南省标准化先进财政所,他自己也被评为全省财政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省财政厅、财政部新闻媒体也推介了他《痴心财政 无怨无悔》的感人事迹。

三十余年光阴,三十余年坚守,三十余年奉献!黄兴志就是一名最基层的财政干部、乡镇财政所长,一位安心在基层、扎根在基层、奉献在基层30余载的财政人,湖南省乡镇财政战线上的杰出典型。他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个人只有不忘记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努力的方向不改变,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就一番事业。他认为:平凡的岗位可以实现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自己可以实现不平凡的追求,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他愿作这样的平凡人,为乡镇财政奉献一生,是他永远不改的追求!这就是他的痴心财政梦,无怨无悔情!他很“特殊的家”,他对财政的“痴心”与“痴情”,他的无私奉献与高风亮节令人非常感动、催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