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春随笔

名称:

新春随笔

票数:

1010

作者:

朱云霓

单位:

株洲市财政局
作品简介

“过了腊八就是年”,转眼,张灯结彩农历新年就在眼前,是难得长假睡个好觉?还是走亲访友拜年寒暄?是除夕春晚爆竹守岁?还是饕餮满桌大饱口福?规定动作越来越多,年味儿却仿佛越来越淡了,欢庆之余我们不禁思考,到底何为“春节”?

有人说,只有老人小孩才是春节的铁杆粉丝,成年人对过年永远怀着复杂的情感,此言不虚。小孩子的年充满新鲜,穿新衣,收压岁,所有快乐都洋溢在红扑扑的小脸上。老人们则早已完成人生大部分使命,只盼儿孙满堂,其乐融融。反观成年人的春节,家人团聚不能错过,领导同事短信拜年,朋友聚会不想落后,车票红包又是一年,日程满满,责任重重。可谁又没享受过童年的无忧无虑,谁又不会走进夕阳的静谧安详,若问春节是一副怎样的图景,我想它是一根扁担挑着两只箩筐,一边是孩子摇曳其中,其乐无穷,一边是老人安然其内,静观风景,中间则是成年人坚定的身影,肩挑着生命中最珍贵的宝物,小心翼翼又满心欢喜。春节,是一种代代相传的责任担当。

公历计时的世界早已进入了新的篇章,但中国人总要听完除夕春晚的钟声才能感受到新春的真切。忘不了歌曲《相约98》中的那抹银色月光,忘不了十年前冰雪、地震、北京奥运交汇着的多难兴邦。而紧接着,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关键词,将在往后的回望中构成新一年的国家记忆。爆竹一声除旧岁,回首定格是永恒,春节就像一支浓墨重彩的时间画笔,勾勒出每个日子的不同模样。

春节是农耕文化时期最重要的集体庆典,人们祭祀、舞蹈,祈求风调雨顺,而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逐渐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困境,一些迷信逐渐破除,不少习俗也伴随着消失了。可喜的是信仰仍在,几千年来人们依旧庆祝春节,从腊八到元宵,依然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怀念过往春节氛围的同时人们也应看到,以前回家一趟多么艰难,如今发达的交通、网络却能让你随时团聚。过去值得怀念,但历史绝不倒退,旅行过年,网购年货,年夜饭订餐是多元化社会发展下赋予人们的多样化选择,庆祝的形式在不断变化,但春节的内涵永远明确,它是一种充满仪式感的信仰,一种家族团聚的渴求,一种迎春重生的希望,一种五千年文化自信的源远流长。

岁岁年年,春节何谓?它不用宣讲,文化自凝,承载着成年人责任的重量,刻画出一个国家记忆的年轮,馈赠给世界一种信仰的高度。人们随着时代的变幻感受着春节氛围的变迁,感受到变化的人们又不得不随着时代游走,说气氛在别处,那就让它在别处,说年味儿过去浓,那就让它过去浓,安心接受它,改进它,从而适应新的它,带着记忆中的怀念,看向希望的未来,是啊,新的一年又要来了!

                     株洲市财政局  朱云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