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槐树湾的风雨桥票数:
45作者:
陈长明单位:
安化县平口镇财政所槐树湾的风雨桥
陈长明
槐树湾是个古老的自然村落,离安化资江小镇平口有二十里水路。院子周围多有上百年槐树,称为槐树组。但外人只知道那里有条美丽的小溪叫大淹溪。从槐树湾逆上有苏家、彭家村落,再逆上接邻茫茫林海古楼乡,一条常年清亮亮的小溪,环绕农家院落哗哗流淌,出山门、入资江、走洞庭、汇大海。
走进槐树湾,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画卷映入眼帘,你更想走上小桥听听小桥下的潺潺流水。小桥桥头显示:2011年国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新碑。桥尾仍立一块旧碑,上写“溪弯水绕,淹溪百姓,出门涉水,多有不便。群策群力,奋战三月,小桥告成。为铭记热心人士,特立此碑,公元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碑上刻有修桥工匠及捐款128人的名字,显示20、30、40、50、60元不等捐款,金额虽小,但它凝聚了人们一颗颗爱心……
槐树湾是我外婆的故乡。在那里,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夏天与小朋友下溪翻螃蟹;冬天和小朋友上山放牛,爬竹比赛,小朋友合力把高高竹尾扳落地,让牛儿吃上翠绿绿的竹叶,牛儿饱了,孩子们乐了……
从前,槐树苏家彭家三个院落三百多人过溪,靠槐树湾一条小木桥过河。溪中立井字木墩,木排一头搭在木墩上,一头搭在溪堤上。这样小桥形成了,人走如平地。但社员们扛犁赶牛要打赤脚过河,木桥也不耐用,淹溪百姓说:“这里修条桥多好啊。”
有天,我放学回来。外婆家来了人,说槐树湾要修石桥,号召大家捐款。爸爸妈妈显得格外高兴,一次又一次要我叫四外公、叫舅舅。随后,爸爸妈妈在厨房里悄悄说话,妈妈说:“娘家修桥理应多捐点,可没有钱啊,拿什么招待客?”爸爸说:“我就去爹那里看看,爹不是卖了几回鸡蛋吗?说不定可解难。”爸爸去爷爷家去了,回来时,爸爸和爷爷一起来了,还带来了腊肉鸡蛋,爸爸解围了困难。吃完饭后,爸爸把一沓小票交给四外公“四叔!钱少了一点,不够我有锯木技术,还要来帮几天工。”“够了!够了!”娘家人感动地说。
随后,爸爸带四外公他们到院子里捐款去了,我屁颠屁颠跟他们后面。院子里,一下子拢来了几十人,你5元、他10元踊跃捐款,说修路架桥是千百年好事、天下农民是一家嘛!
从此,爸爸惦着外婆家的桥。有次,爸爸郑重向队长说“队长!我请个假,岳家修桥需要锯木匠,要去帮几天忙!”“可以呀!”但队长又说:“不行!你家也有几张口要吃饭。”队长沉默一会儿,说:“这样吧!按外调劳力对待,队里仍记你的工分,你放心去帮忙,直到把桥修好为止。”
爸爸到外婆家修桥去了。每天傍晚,我遥望外婆家,浮想联翩。外婆!桥修好了吗?爸爸!您什么时候回来?
有天,爸爸回来了。他捧回了一块匾,上写“友谊长存(槐树彭家苏家生产队赠)”。小桥告成后,在桥旁立了一块石碑,铭记修桥有功之人。多少年来,它是村口现形的思想品德宣传栏,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然而2010年5月12日,这里发生一次特大洪灾。倾盆瀑雨从5月12日零晨2点开始,一直下到下午4点。大淹溪槐树苏家彭家三个组,冲垮房屋11栋、电杆9根、公路数处、槐树桥也黯然倒下……
洪水无情人有情,雨后阳光更灿烂,党的光辉照亮了灾区人民的心。 一拨一拨的领导来到了槐树湾,给灾区人民送温暖来了,送希望来了。民政局的来了,问灾民有房住吗?有饭吃吗?有衣穿吗?移民局的来了,要把库区移民搬到安全地带定居;扶贫局的来了,要帮助灾民恢复通水通电通路……
很快,挖机铲车翻斗车来了,“铁怪兽”在山冲旮里疯狂嚎叫。不到一个月,恢复了家园,扫除了所有障碍,把大淹溪口边那些洼洼沟沟填平了,填出了几亩地,统一安置,统一规划,规定面积,政府每人补助1万元,每户最高不超过6万。很快,一栋栋白瓷红瓦小楼房拨地而起。受灾户说:“搭帮共产党政策好,要是解放前遇到这么大的灾害,早就卖儿卖女逃荒去了。”
但重修槐树桥有异论。由此逆上200米有条公路桥,苏家彭家组早走公路桥。唯槐树组习惯走小桥,小桥垮了,绕点路有么子要紧。但槐树湾老人常怀旧情,念念不忘重修小桥。
第二年,镇政府把小桥重建报了一事一议项目。为此,我与经管的同志来现场拍照报资料。只见满目凄凉、乱石垒叠,小桥躺在地上;石碑默默站在那里,象失去儿子的老妇。碑上的字迹可晰,有我爸爸、四外公等人的捐款,睹物思人,我想起离去的亲人,悲酸的眼泪不由得冒了出来。
当晚,我们召开群众会,提到修桥,村民们来了劲头,你一言我一言说开了。“乡亲们!小桥垮了,石碑还在!精神还在!那桥是前辈们一块块石头垒起来的,一元元捐款修的,我们这代不能丢! 现在农民不交税费,还有粮补、综补、直补、林补,好多叫不出名的补贴。我们也要讲良心、讲奉献,何况为自己地方修桥……。”
一时,手机叫开了。老人妇女们拿着手机喊话,远在千里的打工子弟也送来了一片片真情。你捐500元,我捐800元,他捐1000元……。当场落实捐款达8000元,受灾户表态:“修桥需要模板,我们被洪水冲垮的旧屋料,尽管拿去使用。”
最后达成共识:修桥设立专账、专款专用,财务公开;包工不包料,材料统一采购,所有管理人员不计工资……。
人心齐,泰山移。有材料供应,有工资支付,还天天有老人陪伴(监工程质量),工程队个个干劲冲天,不出两个月,一条高标准、高质量的水泥拱桥修好了,从上到下都说满意,那立碑纪念吧!
桥头新碑赫赫醒目,显示国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桥尾旧碑刻骨铭心,重现历史时光。乡亲们说:“新碑旧碑都好,让它们共同见证槐树桥的风雨历程!”
平口镇财政所 陈长明
电话:18173726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