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愿做烛灯火 光焰照扶贫票数:
986作者:
肖红单位:
宁乡市财政局我叫肖红,现任宁乡市财政局扶贫专干。自“精准扶贫”政策出台以来,有无数干部受感召而行动,舍自己而奉献,像黑夜的蜡炬灯火,燃烧自己,照亮扶贫之路。在这支扶贫大军里,就有我们财政局。下面我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扶一家贫到扶百家贫”的故事。
这得从16年说起,那时候我刚进财政局,有幸参与共青团长沙市委开展的“百号联百户·精准助扶贫”活动。我们帮扶的大叔,瘦小体弱看上去风霜满面。他父亲早逝,母亲年迈腿脚不便,妻子脑瘫,大女儿六岁也有早期脑瘫现象,小女儿才四岁。同情,焦灼,惆怅,各种感受涌入心中。“我的天!这一家该怎么扶?”
刚开始,我们把单位和各界社会爱心力量筹到的6000元送到大叔家,但一个月后他家里情况却并没有什么改善。听闻他家屋顶冷天刮风,雨天漏水。没几天,我们就安排维修师傅带着工具上他家屋顶掀瓦去了。这屋顶是修好了,可以后的收入,才是最大的问题。开会,商讨,熬夜,斟酌,我们最终决定为他家修建一个小农场。我们把他家养猪栏扩建改造,把买到的数十只牲畜放养进去,有模有样的小农场顺利成型。到17年年底,大叔打电话激动的说,他家光黑山羊的收入就上千元。此刻,我们不安的心才真正平稳。当我看到他在“帮扶信息反馈表”上一笔一划地写着对我们的感谢时,我的眼睛湿润了。
这一年的付出,没有浪费,也不是虚空,而是看着一个原本生活无着落的家庭,在我们的努力下,开始自力更生,养家糊口。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扶贫么?
正是因为这种对扶贫的感悟,我开始了另一段征程,局机关竞选扶贫专干,我义无反顾参加竞选。成功当选后,新的困难接踵而至。财政局的扶贫对象152户,共423人。以前是“扶一家”,现在可是“扶百家”呀!再加上扶贫对象的调动,贫困户与帮扶干部相互之间的不熟悉更是加大了扶贫难度。
2017年,我拿着新版扶贫手册和宣讲手册踏上全新的扶贫之路。走村入户后发现,几乎每一户贫困户都有难以想象的困难,有好多个贫困户,更有好多个“硬骨头”,面对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基本保障的贫困群众,我顿时慌了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我们“唯有迎难而上、一鼓作气,撸起袖子加油干。”
说干就干,我们针对无经济来源的贫困家庭,除了申请基本保障之外,还联合企业为青年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为适合滴灌式产业扶贫的户子进行申报和补助。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一个不落,确保落实到位。
时间转眼来到2018年,扶贫工作渐渐上手,扶贫成效也慢慢浮现。大叔还是会时不时给我打电话,反反复复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感谢你。简简单单的几句问候令我心生感动,眼角泛泪。我的另一个扶贫对象,从刚开始住着危房,照顾犯病妻子,为未婚的儿子惆怅满面,到给他购置新汽车,鼓励妻子在家养猪,再到打零工贴补家用等等,扶贫“扶智”和“扶志”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现在他把我当成自己的干女儿一般,生怕给我带去一丝麻烦,他说:“我虽为贫困户,但我的意志不贫,身体也不贫。你年纪比我儿子还小,但你却总是惦记着我们一家,时刻为我们着想,帮了不少忙,现在我们脱贫了,但我的脚步不会停,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待儿子成婚,我也就可以休息了。”贫困户日子越过越好,与我们的感情也就越来越深。
三年时间如白驹过隙,财政局帮扶干部累计实施帮扶举措360条,帮助138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并无返贫现象出现。扶贫政策是长远大计,扶贫故事也未完待续。只有扎根基层,乃知生活艰辛;只有甘愿奉献,才有心灵升华。今后的我们仍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不断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