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曾记当年收税时票数:
130作者:
谌继先单位:
安化县财政局曾记当年收税时
安化县财政局退休开部 谌继先
中国的农业税始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初形成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次会议于1951年6月3日通过的农业税条例至2006年1月1日废止,这意味着9亿中国农民彻底地告别了延续2600年的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个发展和壮大祖囯步步走向强盛的过程,身为一名在财政战线上奋战了几十年的老兵,我对农民对农业税有着最近距离的了解与接触,对农业税征收工作的艰辛有着最真切的感受。
1986年3月,我通过考试,成为了一名财政干部,同年8月份正式被分配在文溪乡财税所工作。财税所的主要工作是农村五税的征收入库,即农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屠宰税。财政干部也叫农税干部。报到后乡党委安排我到离乡政府10公里的板楼村,任务是村级整党、村级财务整顿、农业税收的收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到财政战线,我满腔热情。在征收农业税时,碰到一个钉子户,好说歹说就是不交。后来得知他有一个女儿在文溪山楂食品厂工作,我立马步行20多里山路来到山楂食品厂,找到食品厂的财务室,从他女儿的工资中把农业税收了回来。由于村支部得力,按照乡党委的安排,三个月的时间,整党工作、村级财务整顿工作和农业税的收缴全面完成任务,我的工作能力得到党委领导的赞扬与认可。
根据工作需要,1987年1月份,我被调到中砥乡财税所工作。主要工作任务还是农业税的征收。前期工作是任务落实,这就需要年初下达任务,整理出清册。再根据清册的数目,走村串户去征收。农业税的政策性很强,是根据1951年“查田定产”作为基数下达每年的任务,然后由村上把任务分解到各家各户,财税所再造出清册。所谓的“查田定产”是指清查土地亩数,划分土地类别,评定土地等级,制定土地产量,并定实常年产量。贯彻农业税依率计征,达到合理负担,是鼓励农民积极生产的重要措施。农业税定的产量,以实物折成金额。所以,粮食的价格变化,清册也就得变化。自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之后,农业税的结算从队交队结,变成了户交户结。因此,土地承包户的变化,清册也要变化。总而言之,数字年年变,清册年年造。清册是一式五份,上报一份,让上级了解情况;村上一份,让村干部进行代征;粮店一份,公粮和税款是一致的;茶叶收购点一份,安化是茶产区,茶叶的收购点,也是农业税的征收点;财税所自留一份,用于账务结算。那个时代,没有电脑,无法打印,全凭手工用复写纸复写。当时的中砥乡20个村,上万的纳税户,五份册子,就由我一个人经办。这是一项不轻松的工作任务。前期工作做完,紧接着就是茶叶上市的时候了。我必须一马当先前去茶叶收购点征收税款。在茶叶收购点,来卖茶的人中,有男的女的,也有老的少的。有的是户主,多数不是户主。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是户主的我也不一定认识,每个茶农我都必须问:“请问,你是哪个村?户主叫什么名字?”有的人知道皇粮国税是要交的,懂道理,很客气地回答,毫不含糊地纳税;有的很客气地和我商量,要求少交一点儿,等粮食出来后再交清余下的;有的干脆不理睬;有的满嘴谎话……安中村有一个茶农来卖茶,我问他是哪里的,他回答是吉祥山的。因为吉祥山不是中砥乡的管辖。旁边有人笑,引起了我的怀疑。他回去时,我便在后面跟踪,结果他就住在离茶叶收购点不远的地方。我走到他家,跟他宣讲了税收政策,告诉他:“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之后他把税交了。我了解到他家很困难,后来从民政部门给他搞了几十元钱的困难补助,他对我感激不尽。从此,他家的农业税不用我说多话了,每年都主动上交。8月份是收获季节,是稻谷收割的时期,也是我们收税的黄金时期。乡政府把收粮收税的动员会开完之后,干部立马就下村催收。财税所和粮店工作人员一般是联合办公,粮税的收缴工作,在当时的确艰辛,是一项常年的工作。当年的任务不能当年完成,基本都是上清下不清,不欠国家的,乡政府想办法贴不足的部分,而村上,年年有尾欠。我还记得1989年的10月间,我们组织力量到王头村去催粮收税。有一天,其他同志都随送粮的车回乡政府了,因粮税数字是我经手的,怕有纳税户晚上来交税,我只好住到王头村。我住的那一家当时还没有电灯,我也没有带手电。晚上刚睡下就闹肚子,茅茨在后屋,安化的茅茨都是木制的粪缸,要爬梯子上去解手。正好那天晚上下大雨,茅茨上面漏水,我摸着一上一下,一个晚上七八回。第二天,同志们看见我都说我瘦了。
为了征收农业特产税,我和纳税厂家的老板交朋友,他们家的大小喜事我都前往祝贺。1997年,我在东坪镇财政所,负责城埠管区的税收收缴。为了农业特产税的完成,一个茶叶加工老板要运一批砖茶到内蒙,火车皮费用有困难,我就以个人的名义在信用社给他贷款15万元……
农业税的征收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充满了风险。虽然大部分群众都懂政策,能积极纳税,但个别抗粮抗税的案例还是村村都有。1995年8月间,杨林乡水平村的党支部书记王为喜、治安主任李化开在收农业税时被抗税村民李青山活活打死。追悼会上,听到主持人惨烈的场景描述,全场的人都流下了泪水,我也泪流满面。1996年10月,奎溪镇财税所副所长唐建军在征收特产税时,被不法分子活活地用货车轧死,年仅39岁。中砥乡财税所女干部廖会芳在辰山村征收农业税时被抗税分子用刀追杀,摔坏左脚,造成二等乙级伤残……为了农业税的征收,我们的很多农税干部和基层干部不仅付出了心血与汗水,有的还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而今,农民再也不用交农业税了,农村“五税”工作打上了句号。农税干部的工作性质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向农民收钱转为了给农民发钱,由索取型转变为了服务型。国家的粮食直补、林业补贴等“三农”的各种补助都由财政所经手落实到每家每户,做到一秆子插到底。那些上山下乡收税的日子慢慢成为了永久的记忆。但那些,我不会忘却。那是农村时代发展的缩影,也是祖国誕生70周年走向繁荣昌盛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