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扶贫最暖群众心

名称:

扶贫最暖群众心

票数:

1611

作者:

全石秀

单位:

湖南省蓝山县财政局
作品简介

扶贫最暖群众心

/全石秀

 

“八一”前夕,我随《湖南会计》报采风团走进红色土地——桂东进行采风活动。桂东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罗宵山脉中腹,属于“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湘赣边区、深山林区”,是国家级贫困县。我们一行人在第一军规颁布地桂东沙田镇聚合。1928年4月3日,毛泽东在桂东沙田镇颁布了第一军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向广大官兵宣传党的群众路线,从而奠定了中国工农红军统一纪律的基础。随后,我们还参观了红军长征首发地,邓力群故居,工农红军在桂东革命活动纪念馆。通过这些参观学习,我们了解了桂东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史,桂东的老百姓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他们不应该还在贫困线上徘徊。

  第二天,我们坐着大巴,司机施展高超的车技,一路翻山越岭,左盘右旋地来到桂东沤江镇青竹村。一进村口,一大片黄桃林映入眼帘,累累硕果压满枝头,白墙青瓦的房屋错落有致。听驻村工作队的介绍,青竹村是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在郴州市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青竹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一条水泥修建的中心大道穿村而过,黄桃林、梅花鹿基地等产业项目遍布村边。青竹村帮扶工作队落实“诚、细、实、真、融”的工作要求,为每一户贫困户都开出切实可行的脱贫“处方”,通过产业主导,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在具体帮扶过程中,采取开通公交车、爱心助学、技术培训、便民服务站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架起了一座党群沟通的桥梁“小事暖人心”地带动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我也是扶贫岗位上的一位成员,学习了青竹村脱贫攻坚的经验,对照自己的工作,真的是很惭愧。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的工作量徒然增加了许多,“白加黑”“5+2”成为了一种工作常态。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小额信贷,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队入户走访等等工作如大山般压在身上喘不过气来。一时间,脱贫攻坚成为了农业股最大的工作任务,我感到烦燥起来了,本以为会计岗位是枯燥无味的,没想到转岗到农业股来,撞上扶贫工作无休无止的督查考核,无穷无尽的表格填写,时刻绷紧的纪律红线,使人疲于应付。从扶贫工作微信群看到有的股长辞职了,大家纷纷“祝贺”他脱离“苦海”。 其实,扶贫工作最大的苦闷不在于工作量的大小多少,最大的苦闷在于由于长期的贫困,群众心中难免有怨言,会对干部不信任。记得我第一次来到我联系的大桥瑶族乡湘源岭村黄灿国贫困户家时,他那低矮的土坯房家徒四壁,但墙角里却堆满了空酒瓶。他说:“由于贫困,老婆跑了,女儿远嫁外地,整天无所事事,只能以酒浇愁”。我答道:“扶贫帮扶有几年了,干部也来了几批了,都没想到好的脱贫致富的路子?”“干部下乡,基本走个过场,不顶用”他面无表情的回应道。事后,在村干部口中了解到,这个黄灿国是个懒汉,其实前任帮扶干部和村干部做了很多工作,他着自己有残疾,什么事也不做,靠政府的救济整天做个醉鬼。扶贫工作其实很大的工作量就是让这些懒汉能劳动,从而脱贫致富起来。这才是真正考量扶贫干部工作技巧和工作能力的地方。

  从桂东回来,我把青竹村帮扶工作队从群众最贴切的身边小事做起的扶贫方法带了回来。我为黄灿国的土坯房争取到了危房改造的指标,让他加入了村里的紫茄合作社。这次到村里去走访,我远远地就看到了黄灿国瘸着腿在紫茄地里劳作。走近地里,他热情地和我寒暄:“全股,我的懒惰使得我人缘差,许多人都瞧我不起,所以在低保、危房改造民主投票上我都过不了关。你却实实在在地为我做了好多事情,我再也不做懒汉了,靠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

记得在桂东采风时,无论是在县城的街道,还是盘山公路旁,都醒目地立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幅宣传标语: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正是有了习总书记的牵挂和关心,全社会对扶贫工作的参与,广大扶贫干部的辛勒付出,才能架设起一座干部与贫困户沟通的桥梁,取得群众的信任,温暖群众的心窝。

 

(全石秀,男,会计师,湖南省会计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出版会计人文随笔《会计路上的足迹》。在《中国财经报》《中国会计报》《财务与会计》《会计师》《中国税务报》《湖南会计》等刊物上发表文章近200篇,在全国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现供职于蓝山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