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我与祖国一起成长票数:
1044作者:
李忠单位:
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财政局我与祖国一起成长
文/李忠
1984年,祖国35岁,当年国庆之前的8月,19岁的我从新铺乡企业办考入乡财税所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财政人。国庆节后,我参加了县财政局组织的财税干部训练班。这次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月时间,但我们集中学习了财政基本知识、会计基础知识、会计核算、财务制度开支标准、农业财务基本知识、农口事业费的管理、支农周转金发放管理、农业税、工商税、其它收入和县公有林的管理等知识。结业后,我回到新铺乡财税所,从事基层财政管理工作。
1989年4月25日,在全县财政工作会议上,我和白芒营镇财政所的李昌月、清塘壮族乡财政所的李新山、濠江乡财政所的盘桂金就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工作作了典型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尽职尽力,当家理财》。在会议发言中,我主要谈了新铺乡财政所从建所以来,管理乡自筹资金的一点体会。乡镇财政在建所之前,自筹资金的管理是比较混乱的。例如,收支无计划,手续不完备。主要表现在,建帐不科学、不合理,采取记流水帐的记法。虽然有明细帐,但没有准确的会计科目,收支情况不能充分表现出来,领导心中无数。存折倒是分开几本,但用钱却串户,该收的不能全收上,该用的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当然,这是当时的特定条件决定的。所以,乡镇财政所的建立是形势发展的必然。1986年初,我根据自己一年多来在财政一线工作所掌握的情况和学到的业务知识,向乡领导提出了清理全乡资金的建议,并被采纳。从1986年到1988年三年时间里,按照经乡人代会通过的筹款计划和用钱计划,共向农民筹集资金105.6万元;乡企业上缴利润43万元。都用于修公路两条45华里,架大桥4座,建礼堂1栋,建宿舍1栋,共支出68.3万元。村组干部报酬和民办教师工资,召开各种会议以及举行各项活动等方面,都有了财力保证。为建新电站也打下了一定的财力基础。并且暂付21.8万元买谷种和柑桔、板栗、杜仲、厚朴等各种苗木,支援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调整了全乡产业结构,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
在会议发言中,我主要谈了新铺乡财政所从建所以来管理乡财政资金的一点体会,得到好评,在全县财政系统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于是,1989年11月,被选为新铺乡副乡长兼财政所长,1992年4月调入县财政局机关工作。1999年12月任县财政局党组成员、组织员。
2000年,任县财政局驻小圩镇毛坪村建整扶贫工作队长。同年,一并参加了全县在小圩镇开展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取消了乡统筹、村提留和屠宰税。然后降低农业税率1个百分点,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发放粮食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接着,农业税全免了。再接着,就发生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取消了农业税,存在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走进历史博物馆。至此,基层财政部门完成了从收粮征款到发放补贴的优美转身。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成品油价格改革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家电下乡补贴、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等等,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今年,我们将迎来祖国母亲的七十华诞。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让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更积聚了实现中国梦势不可挡的磅礴之力。而我自己,从参加财政工作到现在,不知不觉已经三十五年了。从乡镇财政所到县财政局机关,作为财政普通一员,我经历了江华财政走过的不平凡岁月,从财政的角度见证了我们的国家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李忠,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红网小说特约评论员,2017-2018年度中国微篇小说72星座。作品散见《中国财经报》《湖南日报》《湖南财政与会计》《刊微时代》《天下湖湘》《微篇小说》《今古传奇》《华文作家报》等。现供职于江华瑶族自治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