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缚住苍龙保平安票数:
149作者:
周伟民单位:
湖南省溆浦县财政局缚住苍龙保平安
我的家乡是一个风光秀丽、山水如画的小县城,二都河与三都河在此交汇成溆水,形成一个“丫”字形,县城就坐落在这个“丫”字的尾巴上。美丽的溆水河灌溉了沿河几十万亩良田,哺育了上百万的溆浦儿女,它是溆浦人民的母亲河。
但是这个“母亲”脾气却不太好,几乎每年端午前后都会发“脾气”,一发起脾气,就会用肆虐的洪水侵袭、扫荡周边的村庄和县城,谈起溆浦的“端午水”,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心有余悸。作为溆水河边长大的我,与溆水有关的记忆占据了我大部分的脑海,我喜欢它的秀美、温柔,我更害怕它的疯狂、暴虐。小时候家里是个平房,每到端午前夕,父母都会带着我们三姊妹把家里贵重的东西搬到阁楼上,做好一切防洪措施,静待洪水的到来。而它,几乎每年都会如约而至。这时候,父母就会把被褥也搬上阁楼,然后打来所有的门,让它涌进我们的家,巡视一番,然后再慢慢的离开。在它离开的时候,父母就带着两个姐姐跟着退水清扫家里的淤泥,否则家里就会淤积上厚厚的一层泥巴。年少的我就会趁机玩水,免不了屁股上挨上几巴掌,但依然乐此不疲,那时候,感觉洪水的光临,会给家里增添了几分新奇和刺激,隐隐的还有一丝期待,但是这份新奇和刺激很快变成了恐惧和慌张。那一年,雨下的特别大,就像天上有无数的人拿着脸盆向下泼水,我依然和姐姐们在阁楼上睡觉,而父母则坐在阁楼口不安的交谈着。半夜里,听见有许多人在凄惨的叫道:涨夜水了!涨夜水了!(半夜涨水)漆黑的夜里,无数的哭声、嘶叫声夹杂着轰隆隆的巨响,邻居家有人掀开瓦面,爬上屋脊大叫“救命”……母亲用手电筒照着离阁楼只差半米的洪水,嘴里不停的念着“菩萨保佑”;而父亲则紧紧握着一根木棍,仿佛可以用它击退洪水。我们三姊妹躲在墙角里,吓得瑟瑟发抖……这一幕,牢牢的印在我的脑海中,洪水成了我挥之不去的阴影。
好在洪水终究还是没有涨上来。第二年,由于房屋被洪水浸泡太久,已经成为危房,父母决定翻修。并不顾邻居的反对,坚决的把地基提高了近两米,比周围的房子高出一大截。周围邻居以影响采光为由,来我家说理,我父亲一句话:“我不想我的儿女半夜里被洪水冲走”,邻居们都不做声了。事实上,后来邻居们翻修房屋的时候,都把地基提高了很多,就是想把洪水挡在外头。而我家,前后两次翻修,地基提高了三米多。但是洪水还是任性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除了提高地基之外,父老乡亲们还想了很多方法来防范洪水。比如三河交汇处的“龙王庙”,就是在那时候修建的,它的位置正好在“丫”字的正中间的那个点上。每年“龙王祭”的时候,是它最热闹的时候。我曾被母亲带着去过几次,目光所至,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只见庙里庙外,披红挂彩、香火缭绕,伴随着阵阵锣鼓声、梵唱声,人们满脸的虔诚,顶礼膜拜,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但是海里的龙王,好像管不到溆水这条河,庙里的菩萨也保佑不了信奉它的百姓,洪水依然泛滥成灾,甚至还隔三差五的上演“大水冲了龙王庙”的剧情,给威严的“龙王爷”泡个澡。
就在大家已经死心认命的时候,家乡的县委、县政府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决定集全县之力,修建县城防洪大堤,缚住这条肆虐了千年的“苍龙”。这是一条势在必行而又艰巨无必的决定。说它势在必行是因为这是群众身边亟待解决的困难,一旦修成,必将惠及子孙万代;说它艰巨无比是因为县城防洪大堤是一项系统工程,光防洪堤就要修建城南、城北、城东三段,还要考虑生态环境、民生、饮水等多方面因素,所需的财力、物力、人力是惊人的,对于家乡这个财政穷县,所需要克服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但是秉承着“群众所想所盼的,就是党员干部要干的”的宗旨,县委、县政府毅然决然地开始了防洪大堤的建设。整整十年,县委、县政府在全县人民的支持下,全力推进这项惠民工程的建设,不管资金多么紧张、不论遇到多大困难,防洪大堤的修建始终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到目前为止,大堤已全部建设完成。这是一项集防洪、交通、绿化、休闲于一体的系统工程。防洪大堤的建成,美化了县城的环境,缓解了交通压力,给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提升了城市的品位。更主要的是:它保护了沿岸数十万人民不再遭受洪水的侵袭,从此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走在县城的防洪大堤上,映入眼帘的是成荫的大树,盛开的鲜花,耳边飘过的是人民的欢声笑语,眼前的溆水就像一个的调皮的小姑娘,欢唱着奔向远方。以前那个香火旺盛的龙王庙,也被城东防洪大堤围了起来,它也不用担心再被水淹了,只是现在这里已经萧条冷落、风光不再了。此时此刻,我不由的想起多年前那个张夜水的不眠夜,想起守护在我们身边的父母亲。在小孩心中,父母是他们的守护神,而在大人眼中,庙里的“神仙”是他们的守护神,其实,真正守护着这片热土、守护着这方人民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他才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守护神!
共产党人多奇志,缚住苍龙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