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哥的虾田

名称:

大哥的虾田

票数:

244

作者:

刘懿波

单位: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财政局
作品简介

大哥的虾田

刘懿波


去年秋天,大哥打电话来叫我携家人一起去乡下吃小龙虾,隔着几十里地都能感觉到他眉间无限喜悦。不用猜,肯定是他今年的虾田大获丰收了。

记忆中,大哥养虾也有好几年了,前些年每每问及他的收入情况,他都说赚了。但嫂子却总是笑着说,反正没看到他的钱。

饭间,他哈哈的告诉我,今年他那80亩“稻虾共生”水田毛利润竟然超过了40万元。尽管我对全县稻虾产业并不陌生,但这个结果还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2016年3月起,我县被批准为全国三个涉农资金整合优化试点县之一,我又有幸被抽调到该办公室负责相关工作,而稻虾产业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诚然,对于某些优秀的“稻虾共生”示范基地来说,基础设施好成本低,加上技术和经营水平高,亩平收入过5000元还是做得到的。但散户收入能达到这个水,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假若不是出自亲大哥之口,定然认为这是吹了一个天大的牛皮。

试想,几曾何时,一个普通的农村三口之家仅凭自己的一双手一年的收入会有如此之高,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大哥见我连连摇头,不太相信。于是起身给我夹一个龙虾笑着说:这里面还有你的功劳啊,你不记得啦?

仔细回忆,倒是确有那么回事。那年他刚开始学习养龙虾,问及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我尽所知相告于他,但他又不相信,还与我争了起来。

于是带他参观了我投资兴建的高标准的示范基地,并让基地老板给他简要介绍了技术和收入方面的大致情况。

当时,他不是还信不过吗?难道后来又偷偷的下了苦功夫?

这回他倒是说了老实话,原来自那参观后次后,嘴上虽然不服输,暗地里却连续五次参加县里下乡组织的技术培训。小龙虾产量日渐上升,目前亩产达到了300斤上下。

我说,单凭产量你也赚不到这么多钱啊。他说今年虾的价格特别好也很稳定,当地平均收购价格都在18块以上。

要按照这个行情,我粗算了一下,每300斤小龙虾的收入就有5400元,加上稻谷收入每亩大约2000元,毛利润亩平达到5000元是不成问题,他这40万元还真没水份。

有些事真是不敢想象说起小龙虾至今记忆犹新,以前此地无此物。印象中,大约是上世纪80年代未时,这些不速之客才不知怎么就来到了这里,当时可谓是为非作歹,祸害一方。

它打出来的洞可深达一米多,穿透田埂绰绰有余,常常在一夜之间就能把一丘田的水放得精光。为此,当地老百姓不得不到镇上去买来专用的药剂,将之毒杀干净。

那时,当地人都把它看成是一种不祥之物,根本就没人敢吃。这个外来物种无非就是稻田生产的一大天敌。

过了两年,夜宵餐桌上开始偶尔见到小龙虾了,吃的人还是不太多。但毕竟是有人吃了。

由于味道确实不错,慢慢的,吃的人越来越多,农田里也就用不着拿药来毒杀小龙虾了,光吃起来就不够了。

不久,大渠、小沟、池塘只要有水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一大拔人蹲在那里,左手一个桶子、右手一根钓杆钓龙虾。小半天下来,一家人就可以美美的饱餐一顿了。

到本世纪初,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小龙虾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卖到好几块钱一斤,比鱼和肉都要卖得贵。

如此,自然有人想到了人工养殖一开始只是利用池塘、低洼地和空闲的水沟等。慢慢地这些地方不够用了,于是就试着在稻田里套养小龙虾。

但由于技术上存在不少问题,规模一直上不来。于是,一些小型合作社试着到小龙虾养殖发展比较早湖北等地去学习同时自己也慢慢摸索,日子久了养虾技术日渐成熟,利润越来越可观。在利益的驱使下,养虾的农户越来越多,规模也从当初三仙湖镇的亩发展到全县上万亩甚至几万亩。

县政府看到这个势头,决定站出来因势利导,有意将之发展成规模产业。2016年10月,政府派出第一批人员赴湖北潜江的考察,随后又多次派员反复论证,认为“稻虾共生”是一种立体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并且,我县平湖水网湿地生态环境特征非常显著,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十分丰富,加之全县适合“稻虾共生”的水稻田达50万余亩,自然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于是,全县涉农资金开始向稻虾产业大力倾斜通过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其他养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广大农户从事“稻虾共生”。同时,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成立培训机构,下乡传授养殖技术,指导农民从事稻田养虾。

并采取“先建后奖”、“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民以土地入股参加合作经营,推动规模产业快速发展。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技术日臻完善,在最初“一稻一虾”模式的基础上,又探索出“一稻三虾”(春季虾苗、夏季食用虾、秋季种虾)的新模式,并在全县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据初步统计,2018年底,全县拥有国家级龙头加工企业1家、养殖加工研发中心1家、养殖企业10多家、专业合作社200多家、本地龙虾饮食店数百家。种养面积达40万亩,年产小龙虾5.8万吨,跻身全国三强。

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出口欧、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占湖南省水产品出口的90%以上。

逐渐形成了一条以小龙虾为主体“从田园到餐桌”的农业全产业链,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作为当地政府对稻虾产业推动的参与者,我确实不曾料到在短短的两三年内,我们所做的工作会对养殖技术的提升和经营市场的把控产生如此巨大的作用。

如今,又夏时大哥的虾田应是两侧垂柳依依,坡上绿草繁茂。墨绿的围沟中,群虾嬉戏,恰如一幅白石老人笔下的五彩丹青。

此时,带上妻子娇儿拎一只小木桶,于柳荫下沐风垂钓,望蓝天如绣,听牧笛悠扬。当是何等的惬意。

待到流云染金、夕阳西落之际,携上满满的一桶收获,再掐上几把农家小菜。虾蔬宴上,酌二三两小酒,觥筹交错间,即可与孟山人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作者简介:刘懿波,男,湖南网络作协会员、益阳市网络作协副主席、湖南红网论道湖南品读专栏优秀作者、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益阳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财政杂志、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杂志、湖南日报、中国作家网、财政部网、中国财政微信平台、湖南省红网等媒体。曾多次荣获全国、省、市、县征文大奖。

工作单位:湖南省益阳市南县财政局

通讯地址:湖南省益阳市南县财政局   邮编号码:413200

手机号码:13637375302         QQ号码:332456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