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口一钵子,也醉不倒铁打的宝庆

名称:

一口一钵子,也醉不倒铁打的宝庆

票数:

210

作者:

刘懿波

单位: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财政局
作品简介

一口一钵子,也醉不倒铁打的宝庆

刘懿波

 

青砖斑驳,古城墙两千岁。日光下守城,月光里打盹,宝庆从南宋走来,身影连着赵昀的汴京。

今之邵阳,史称宝庆。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理宗登基用年号命名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亦始于此。至民国17年,已沐浴皇恩、享誉华夏八百余年。

这个一枚猪血丸子就可以传世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时,境内即有先民栖息屯居。

自西周召伯,甘棠布政;春秋白善,垒土筑城始,距今已有2500余年。秦时分属长沙郡及黔中郡,自汉初起置郡县,历称昭陵、邵陵、邵州、宝庆等。

邵阳有别湘楚其他县郡,不仅崇文尚武,更有商贾如云。

武者,在于其功,是用以安邦定国之根本。宝庆,上控云贵,下制长衡,自古为中原通西南之要塞。从宋至清,都是朝廷安瑶侗之前沿。因其地接溪峒,其俗好勇,所以素有“铁打宝庆”之称。

之所以敢称“铁打宝庆”,其因有二:地险城坚,民风彪悍。

宝庆府古城始建于汉,为土筑城垣,宋代改砖石修砌。明洪武五年全面改造,城墙用石包夯土构筑,呈五门、六马面、七楼、十二炮台之格局,全长4370米,高8.3米,宽约5米。清咸丰二年又再次修葺完善城墙防御体系。兼城墙东濒邵水,北临资江,西南凿池,筑瓮城设直通资江河床之暗道,故易守难攻,固若金汤,堪称古代城防体系的典范。

说起宝庆人的武勇,自小就听大人们讲宝古佬(居住在宝庆地区的人)的故事,软硬功夫高深莫测,那本事真是了不得。

何也,缘于此地自古就是秦楚边界,多民族聚居之地,历来战事频繁,因此当地居民好勇尚武、民风彪悍。经典之战,古今有两场最负盛名。

1859年春,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石达开自江西起兵入湘,发动 “宝庆会战”,率军二十万三面包围宝庆府。时宝庆驻军只有刚招不久的新兵4万,只能选其长力者3万驻守宝庆城内,其余城外机动。战事旷日持久三月有余,翼王孤军作战,未能攻克宝庆,长叹一声“真是铁打的宝庆”,遂率残部退入广西休整。为日后兵败大渡河埋下祸因,空留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遗憾。此战,为宝庆赚下铁打之殊荣。

著名的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日军目的是争夺芷江机场,故又称芷江作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两军主力于新宁、武冈、龙胜、城步等地展开激战,双方参战总兵力达28余万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历时55个昼夜,日军伤亡2万7千人,丢弃军械马匹无数,全线退回会战之前地域。

特别是武冈之战,国军仅以一营兵力与拥有坦克重炮的十倍之敌血战七天七夜,而力保千年古城武冈不失,真是抗战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是中国抗战史上一块永垂不朽的丰碑。

胜利的取得,与当地人民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如兵源的补充、物资的补给、侧面扰敌、情报搜集等。此役,就有邵阳籍国军高级将领廖耀湘将军参战。

在这片“其俗好勇”土地上,骁勇善战的英雄豪杰代不乏人有如群星璀璨。杨再兴英勇抗金、江忠源儒将领兵、蔡松坡讨袁护国、袁国平沙场献身等等。

不止“武功”独步天下,其“文治”之光也是熠熠生辉。

衣冠王化染,耕凿古风同。邵阳开化甚早,因而民风淳厚,尚武崇文,文化昌明。

清乾隆帝有诗云:书出曾锓实郭集,本仍宝庆及淳熙。

古往今来,文人雅士、治国良才一如雨凑云集,灿若星河。唐代胡曾,工诗味史;车氏一族,才俊满门。三国刘巴,造蜀科之制;清代魏源,立制夷之说。另有魏光焘、谭人凤、匡互生、袁也烈、贺绿汀、姚喆、马邻翼等人中翘楚、民族精英,似星流电烛,摩肩接踵而来。

邵阳虽资源丰富,却有“七分山地两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园”之短板,耕地面积少,如果依靠单一的农牧业来维持生存,一定是不堪重负。

如是,经商自然成为不二之选。宝庆码头和宝庆会馆也就应运而生。

老邵阳常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十个湖北佬,抵不过一个宝古佬。

清嘉庆年间,宝庆府辖新化、邵阳和武冈三县,当地盛产杉木、煤炭、土纸和笋子等。而汉口自古仍九省通衢之地,水陆交通发达,是理想的商品流通市场。于是一些宝庆人以杉木造船,然后载上一船煤炭、竹子、纸张、茶叶之类土特产顺水至汉口。

但从汉口返宝庆乃逆水,行舟着实吃力,所以运输船设计只用一次,不择木料,用当地松木板,船面粗糙,只刮灰不上油,到了汉口,连货带船一起卖这就是颇著特色的毛板船经济,被喻为世界航运史上的湘商传奇。

由于跑汉口的船只用一次,船上水手多留汉口做了码头挑夫或经商。在汉口注江口——集家咀附近盖房或搭棚居住,还修建了五层楼的同乡会馆——宝庆会馆,并在附近建立了宝庆码头。

当地谚语云:头顶太阳,眼眸邵阳,脚踏益阳,身落汉阳,尾摆长江掀巨浪,手摇桨桩游四方。就这样,一艘流放的毛板船,便荡开了宝古佬们的商贾之路。

后来,晚清名臣曾国潘把会馆开到了北京不仅接济了同乡,还帮了蔡锷将军,可以说是改写了中国近代史。

如今,从古老的宝庆走出的邵商,宛如当初魏源睁眼看世界。先是涉足东南亚、西亚、中亚以及俄罗斯等地,接着远赴非洲和欧美。足迹遍及五大洲,声名远播海内外。被誉为湖南商界湘军的劲旅和王牌军。邵商,至今已悠悠600余年历史。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邵阳是一方旅游胜地。河山毓秀,风光旖旎,自然景观和人文史迹遍布各地。

宝庆十二景多点缀于资江两岸,环布市区。水府庙前,双江并汇;资江岸北,两塔比肩。江流蜿转,四桥飞虹;近水而峙,遥山葱笼。

近呈溶洞奇观,远望山峦叠翠。新宁城步,武冈新邵,六十多处景点,美不胜收。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曾有诗云:一线天梯惊煞人,幽谷深处净无尘;新宁别有奇峰在,不让武陵独占春。

邵水滔滔,资水荡荡,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宝古佬。

那当年的曹婆井,是否依然流淌着诱人的醇香。迎面吹来的春风,醉倒在满城的玫红里。

 

作者简介:刘懿波,男,湖南网络作协会员、益阳市网络作协副主席、湖南红网论道湖南品读专栏优秀作者、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益阳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财政杂志、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杂志、湖南日报、中国作家网、财政部网、中国财政微信平台、湖南省红网等媒体。曾多次荣获全国、省、市、县征文大奖。

工作单位:湖南省益阳市南县财政局

通讯地址:湖南省益阳市南县财政局   邮编号码:413200

手机号码:13637375302         QQ号码:332456036